大劑量烏司他丁、大劑量抑肽酶及小劑量烏司他丁復合小劑量抑肽酶,均可通過抑制CPB炎性反應、減輕小兒心肌損傷,小劑量烏司他丁復合小劑量抑肽酶效果更佳。 心肌缺血再灌注(Ischemia-reperfusion,IR)損傷是指細胞因缺血發生可逆性的、可存活的損傷。在缺血糾正時,這種損傷反而加重繼而引起細胞死亡或進一步的功能障礙。 中華麻醉學雜志3月第3期刊登一項研究,研究者選擇擬行CPB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90例,隨機分成6組,每組15例:對照組(C組,不使用烏司他丁及抑肽酶)、小劑量烏司他丁組(UL組,烏司他丁1萬U/kg)、大劑量烏司他丁組(UH組,烏司他丁2萬U/kg)、小劑量抑肽酶組(AL組,抑肽酶7.5萬KIU/kg)、大劑量抑肽酶組(AH組,抑肽酶15萬KIU/ kg)、小劑量烏司他丁復合小劑量抑肽酶組(UL+AL組,烏司他丁1萬U/kg+抑肽酶7.5萬KIU/kg)。烏司他丁或/和抑肽酶按各組要求劑量在轉機前一次性加入預充液中。于CPB前(T1)、升主動脈開放5 min(T2)、CPB結束后30 min(T3)、4 h(T4)抽取動脈血,測定血漿IL-6、IL-8、IL-10、TNF-α、cTnI濃度及CK-MB活性,記錄術后輔助通氣時間、24 h引流量、心臟復跳情況及圍術期多巴胺使用情況。 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胸外科趙琦峰等研究人員研究顯示與C組比較,在T2~T4時,UH組、AH組、UL+AL,組血漿IL-6、IL-8、TNF-α、cTnI濃度及CK-MB活性降低;AH組、UL+AL組IL-10增高(P<0.05);UL+AL組心臟自動復跳率(100%)增高,血管活性藥物使用率較低,術后輔助通氣時間較短(P<0.05);AH組術后出血量較少(P<0.05)。 因此可見大劑量烏司他丁、大劑量抑肽酶及小劑量烏司他丁復合小劑量抑肽酶,均可通過抑制CPB炎性反應、減輕小兒心肌損傷,小劑量烏司他丁復合小劑量抑肽酶效果更佳。/**/